湨河穿城而過,綠化“點成景、線成蔭、片成林”。冬日雖沒鮮花盛開,卻也有暖陽綠意,別具風味。
濟源市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踏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古代人民勞作生活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每件文物都附有二維碼,可隨時聽講解,千百歲的文物也智能化。
濟源人皆知奉仙觀又叫“荊梁觀”,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大殿以荊木、柿木為梁,棗木、桑木為柱,材奇、碩大,故有“荊梁觀”之名。
采風團人員在參觀濟瀆廟之時特別感慨:“無數(shù)次路過濟瀆路,數(shù)十次進入濟瀆廟,卻從未好好傾聽她的故事!其實,濟源本地人最不了解濟瀆廟。”
“外省朋友問我濟瀆到底是啥意思,我都說不明白。今天才準確了解,古時咱濟水是獨流入海,與長江、黃河、淮河并稱“四瀆”,F(xiàn)在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越了解她,就越感覺特別了不起!”
“這么厚重的文化,必須要多加宣傳!之后會以文為媒,寫文記錄濟水文化,讓濟源人學習,更要讓游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