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根藝作品栩栩如生,名人字畫嘆為觀止,多國木工工具讓人大開眼界…… 2月14日中午,新開館的郟縣渣園鄉(xiāng)渣園村博物館讓游客流連忘返。“這博物館真是博大精深,真是了不起!” 來自郟縣的文物保護工作者魏如江參觀后激動地說。
據(jù)渣園村黨支部書記張新軍介紹,渣園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2018年入選第八屆“中國景觀村落”名錄。村里有兩百多間明清建筑、近千年的槐樹、300多年前的牛王廟等。近年來,該村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yōu)勢,先后鋪修了紅石古街,修繕了牛王廟,建起了婆娑書院、文化廊坊、網(wǎng)紅鳥巢等景觀,在村里的住宅墻壁上繪制出了《郟邑石牛莊》巨幅圖畫,介紹村子的傳奇故事,繪制有北宋著名畫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圖》。
去年10月初,該村又邀請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的李道興、黃忠良老師來到渣園村對古村落的發(fā)展進行整體規(guī)劃。他們對村里一戶多宅騰出來的老房子進行裝飾,由黑龍江省大慶石油化工總廠退休職工尹慶投資建成渣園博物館,從而改善了人居環(huán)境,提高村民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促進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發(fā)展。
據(jù)了解,尹慶2002年開始從事根藝制作,并在2012年建成了大慶根藝博物館。2014年,他開始收集世界各國錢幣、木匠工具、民國碗、碟、酒具用品等物品,經(jīng)過朋友牽線搭橋,他和妻子決定把自己所收集的藏品運送到郟縣渣園鄉(xiāng)渣園村,并在渣園鄉(xiāng)黨委政府和渣園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以古村落渣園村為依托建成了渣園博物館。
尹慶向游客介紹天下第一算盤
這個新開館的渣園博物館展示的物品有動物木雕、木工工具、根藝作品、名人字畫、世界錢幣、益智玩具等共90000多件,其中僅刨子就有3000多件,包含了我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木工工具刨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廳里的一個大型算盤和世界錢幣展示,尹慶介紹,該算盤高2.4米,長4米,有19套珠子組成。世界錢幣展示廳有古今中外200多個國家不同時期的硬幣、紙幣10000多枚(張)。
“今年春天,我們以崔鷃文化為載體,在古村落里建成了‘了事'民宿,開展文化娛樂體驗,促進鄉(xiāng)村旅游。”渣園博物館館長尹慶說。
據(jù)悉,渣園博物館每天12:00點至14:00點對外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