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元宵喜相連,豫南大地春潮涌。信陽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元宵節(jié)文化活動,鼓足勁,鬧新春,老幼共賞,年味濃濃,廣大人民群眾徜徉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喜慶祥和中。
· 龍馬精神奔騰不息
五千年歷史,六百載傳承。2月3日,光山縣在白雀園鎮(zhèn)舉行“第一屆傳統(tǒng)文化·送燈節(jié)暨舞龍舞獅匯演”活動,活動現(xiàn)場,十萬人傾巢而出,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十六條巨龍在人海中穿梭,一個個精神飽滿、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的舞龍隊員雙手高舉舞龍桿,將三十多米的長龍舞起,伴著鑼鼓聲此起彼伏,只見“巨龍”騰、挪、穿、躍,在陽光的沐浴下金光閃閃,或潛龍在淵,或見龍在田,或飛龍在天,矯健飛翔在霞光云海中,群眾發(fā)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人們舉起手機(jī)拍照、視頻、直播,一時間白雀舞龍暴走網(wǎng)絡(luò)。據(jù)悉,正月期間全鎮(zhèn)116條“龍”將走村串戶,拜年訪親,有著600余年歷史的白雀舞龍再顯昔日的盛景。
紅城有幸,民俗鬧春。2月3日下午,新縣隆重舉行“民俗文化鬧新春·歡天喜地慶元宵”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來自該縣17個鄉(xiāng)鎮(zhèn)的500余名表演者踏著喜慶的鼓點,和著歡快的節(jié)拍相繼登場。舞龍、舞獅、劃旱船、挑花挑、抬花轎、鬧花燈、鑼鼓、三壁吹打樂、廣場舞、腰鼓舞、曳步舞等,騰空而出的彩龍翻飛起舞,將現(xiàn)場氣氛瞬間“引爆”;靈活的獅子時而翻騰,時而跳躍,同樣贏得一片叫好聲;充滿豫南風(fēng)情的花挑和民歌,省級非遺表演地?zé)魬颉斗蚱抻^燈》等節(jié)目,更是讓群眾大飽眼福……一時間,鑼鼓聲、掌聲此起彼伏,喝彩聲、歡笑聲匯成一片。在首府路步行街,千余盞紅色的謎面燈籠迎風(fēng)飛舞,吸引了眾多群眾積極參與燈謎競猜,旁邊的謎題核對處和獎品兌換處更是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記錄城市變遷·留住紅城記憶·謳歌美好生活”主題攝影展同樣吸引了大量群眾駐足觀看,50幅反映新縣縣城面貌變化的攝影佳作,將老區(qū)人民日新月異的生活變化淋漓展現(xiàn)。
· 國潮風(fēng)尚與時偕行
胡同有韻,元宵難忘。2月3日,信陽市平橋區(qū)“我們的節(jié)日·元宵系列主題文藝活動”在平橋區(qū)小橋胡同開展。胡同內(nèi)張燈結(jié)彩,人頭攢動,滿溢著濃濃的年味。舞獅活靈活現(xiàn),皮影戲古韻流觴,燈謎、書畫、攝影、戲曲博人眼球,茶藝、香道和花道雅致幽幽,漢服姑娘提燈巡游,糖畫糖人可賞可吃,兔兒爺面人最受歡迎。眾多市民扶老攜幼,一步一停,古色古香的胡同人氣爆棚,人們打卡合影,拍照留念,享受這難忘的元宵佳節(jié)。
云龍湖景,穿越古今。2月3日,月上柳梢頭,信陽市羊山新區(qū)“羊山里·云龍湖景上元燈會”如約而至,千燈齊明,流光溢彩,游園的市民絡(luò)繹不絕,漢服愛好者提著燈籠、拖著精致的衣裙來這里拍照打卡,巧笑嫣然;顒蝇F(xiàn)場,漢服游園、看花燈、放河燈、猜燈謎等活動精彩紛呈,舞龍、民歌、民舞等活動輪番上演,特色小吃一字排開,花燈祈福和、精彩禮品也藏匿其間。面塑傳承人拿起一個黃色面團(tuán),用竹簽開始他的創(chuàng)作,引得許多游客湊上前去。那邊,提著紅色小燈籠的小朋友們追逐嬉戲在滿園燈火里,童趣又鮮活。從千百盞燈籠下走過,念一句詩,品一首詞,如同穿越時空,與古人來一場心與心的交流。
· 闌珊燈火點亮城鄉(xiāng)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2月4日晚,光山縣在官渡畔舉辦“水光山色”煙花光影主題夜游活動。舉目夜空,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七彩燈光刺破長空,一簇簇絢爛的煙花在夜空盡情綻放,如夢似幻。放眼河畔,市民門烏泱烏泱,歡聲雷動,人們勾欄賞景,逶迤而行。“水、城、光、人”融為一體,浪漫的節(jié)日氛圍,讓官渡河變得越來越“好玩”。人們享受著豐富的夜間文旅產(chǎn)品,喜笑顏開逐夢未來。
人間有煙火,生命有張力。近日,2023信陽首屆“元宵喜樂會·非遺花火秀”在信陽百花會展中心廣場上演,夜幕中,流火似金,濺星如電,匠人揮臂搖棍,擊打火球,鐵水濺,火星灑,花飛寰宇千萬點,大珠小珠落玉盤。廣場上人聲鼎沸,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大呼過癮,在鐵樹銀花中體味天地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