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人們心目中有著較高的地位。中國有很多成語、詞語都和鼎有關。如“一言九鼎”以鼎來突出誠信的重要;“大名鼎鼎”則是形容人的盛名;“鼎力相助”測試表示大力支持。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的天下者所據(jù)有。晉文公是于齊桓公齊名的一個霸主,他做國君以后,發(fā)展生產(chǎn),整頓內政,訓練軍隊,晉國很快成為北方的一個強國,為霸主地位的確立尊定了基礎。當時楚國的勢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河流域。公元前7世界后期,雙方爆發(fā)了著名的“城濮大戰(zhàn)”,這是中國肚帶戰(zhàn)爭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之一。
晉楚爭霸持續(xù)了百余年,后來楚莊王北進中原,長驅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即今洛陽一帶,并乘機向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
據(jù)《左傳·宣公三年》、《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曾向王孫滿詢問起周鼎,王孫滿答道:“周德隨衰,天明未改,鼎之輕重,未可聞也。”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