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瓦,本只是一個泥水匠的小工序,之所以發(fā)展成了一個職業(yè),還是因為需求量較大的市場促使的。
過去,城市里平房很多,而且一般使用小青瓦,年代久了,塵土、枯枝樹葉堵塞瓦溝,雨水倒灌瓦縫,或者瓦片碎裂了,就必須請翻瓦匠來翻瓦。
翻瓦匠多為三五個人一伙,分工細(xì)致,人人爭先,進(jìn)度往往出人意料,他們必須搶在天黑之前完成所有工作。兩人在房頂翻瓦,一人站在房檐邊接,下面的就把瓦擺放整齊,另外一個人根據(jù)更換情況,去磚瓦窯買瓦。待一座房頂瓦梁全部露出來,用掃帚清除掉雜物,再開始重新蓋瓦。
蓋好后,還要把瓦楞、屋檐重做,稍微講究些的人家還要求翻瓦匠在瓦脊兩頭刻蓮花、龍頭。大戶豪宅更在瓦上塑些神話傳說人物,這就不是翻瓦匠能夠勝任的了。瓦匠以石灰加剁斷的麻筋作粘合劑,來處理房檐、枧水槽的縫口,比較堅固,一般一個晚上就干了。
翻瓦匠苦干一整天,主人一般要免費供應(yīng)茶水、香煙,中午晚上兩頓飯,然后再結(jié)算費用。工價一般按房子的面積以及補的新瓦數(shù)量計算,涇渭分明,清白明晰。這個時候,多是傍晚酒后,瓦匠在酒力的燃燒下,哼著一些小調(diào)或很流行的曲子,披著一身月光,工具在***上哐當(dāng)哐當(dāng)撞擊,在很遠(yuǎn)的地方,聲音仍是那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