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臺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簡稱“臺會”;鹕衽_ 即閼伯臺,又稱火星臺,臺高十一點三米,周長三百米,為夯土堆積而成。中國社科院、國家文物局、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的30多位專家確認,此處是我國最早的觀星臺遺址。

傳說農(nóng)歷正月初七是閼伯的生日,屆時,豫、魯、蘇、皖交界處群眾紛紛“朝臺”,形成規(guī)模盛大的古廟會,延續(xù)一個月有余。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并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臺”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fā)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
據(jù)考證,火神臺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春節(jié)未到,火神臺附近方圓幾公里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nèi)绱蓑\,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后,火神會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鹕衽_正對著是一座戲樓,古已有之,近年又重新修建。火神臺前看大戲也是當?shù)刂匾拿袼。豫劇不僅老年人愛聽愛看,年輕人甚至娃娃也不例外。戲樓旁還有盤鼓、舞獅、抬花轎、套圈以及賣各色小吃的,有吃有玩,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