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當時的京城開封也過元旦。只是,當時的“元旦”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稱為元旦,也稱元日、正旦、元正、歲朝、年朝等。元旦是一年之始,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朔日(初一),謂之元旦,俗稱為新年。”當時,不論是開封的官方還是民間,都視之為大節(jié)日,《野客叢書》中說:“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為大節(jié)日,七日假。”
北宋時期的開封,到了“元旦”這天,宮廷里要舉行大規(guī)模的朝會,天子受百官朝賀,俗謂之排正仗。元旦這天的清晨,開封的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走親訪友,相互祝福,把酒相慶。從元旦這天開始,開封府放“關撲”三日。“關撲”帶有賭博性質,雙方約定好價格,用銅錢在瓦罐內或地上擲,根據(jù)錢的多少來判定輸贏,贏的人可折錢取走所撲的物品,輸?shù)娜艘跺X。“關撲”可以賭得很大,車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作為賭資。“關撲”在當時的開封民間非常盛行,但只有像“元旦”這樣大的節(jié)日,官府才允許“關撲”開放,一般以食物、日常器具、果實、柴炭之類來賭。
北宋時期的“元旦”這天,開封的許多繁華街道上都要打彩棚,擺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飾、衣服、花朵、靴鞋、玩具之類的商品,還有舞場歌館,車馬來往,絡繹不絕。“元旦”這天,當時開封的飲食也有許多習俗,大部分家庭要吃素餅!稏|京夢華錄》中說:“(元旦的開封)皆煎術湯以飲之,并燒蒼術,又辟除疫癘之氣。”許多人家還“用柏一枝、柿一枚、橘一枚,就中擘開,眾分食之,以為一歲百事吉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