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谷
追夢谷
追夢谷
追夢谷
一路拾階而上,奇峰秀水相間的挑戰(zhàn)著我們的視覺神經(jīng),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清流激石”。汩汩的清流順延著逡巡的怪石險峰之勢,滋潤這沿途的綠色,并不時的激蕩著并不規(guī)則的嶙峋巨石大有水擊石穿之勢,不得不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著這看似簡單的水。人生不也應(yīng)該如斯呢?正如老子《道德經(jīng)》中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高的德行要像水一樣!正在本人陷入深深的哲思之時,突然傳來一曲悠揚的笛聲。絲竹共根兮,執(zhí)節(jié)者歌。原來是一位游客在此雅興執(zhí)節(jié)一曲,在這曠谷幽景之中,久久回蕩。我想有此雅興的人必定也是一位與世無爭,氣宇不凡者吧。不知當(dāng)年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又會是怎樣一種清絕呢?呵呵~不去想了,繼續(xù)出發(fā)!
途經(jīng)由于季節(jié)不不適而未盛開的“紫荊花海”,我們來到了“幽谷蛙鳴”。至于它的得名是因為在水潭中有一塊狀如蛙形的巨石,相傳老君在此修行,蛙鳴不斷擾的老君心神不寧,于是將其點化成石。呵呵,它的形狀還真若一只蛙趴臥于水中呢!這里山環(huán)若谷,翠溪搖晃樹影。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碧水。不知是不是這景致太清麗,竟引來一只黛鳥翩落在一塊巖石上,黑晶一般的眼珠,精細的喙,優(yōu)雅的姿態(tài),氣定神閑,靜聽泉吟。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延過幾段路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置身于一片翠竹之中。聽導(dǎo)游解說方知我們所處的是“翠竹生風(fēng)”。成片的竹丈之中,偶爾有蕭蕭涼風(fēng)生。真是來去固無際,動息如有情。恩~翠竹生風(fēng),果然名副其實!叢竹之中間或點綴著許多的野紫荷,真是嘉木秀而成蔭,野芳發(fā)而幽香。站在這一代眺望,遠山十分有層次:綠――墨綠――墨。立體感極強。身處其中,真有絕世獨立之念!
隨著山勢越來越高,,我們登山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古人云:仰之彌高,登之彌堅。我們的腿已經(jīng)不太聽使喚了。堅持。!我對自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怎能半途而廢?!繼續(xù)上路吧!登了好幾段臺階,終于到達了“玉蘭吐香”。這里有一棵有著千年樹齡的玉蘭樹!樹老成精,既然這棵千年玉蘭樹吸取了千年的日月之精華,乾坤之靈氣,那一定是棵很具靈性的樹了!上面綁了好多紅繩,都是游客們許愿祈福而留下來的,樹上有不少的洞,導(dǎo)游說有不少游客都向洞內(nèi)投錢幣以求吉祥。呵呵,為了沾沾著千年古樹的靈氣,我也投了一下。
過了玉蘭吐香后繼續(xù)向上攀巖,只見道邊有一塊巖石,上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磥磉會有不平凡的一段路要走!不知爬了多少百個臺階,我們抬著鉛般沉重的雙腿,帶著一身的疲憊,終于到達了追夢谷最后一景“天瀑絕唱”!只見一幕飛瀑呈現(xiàn)于眼前,狀如銀簾,聲如洪鐘。險峻峭崖,飛湍瀑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仰山方才知俊,站在這一派雄渾氣魄的山瀑之下,突然覺得自己相對于大自然是那么的渺小…….
我們的云夢谷之行就這樣結(jié)束了。突然覺得,心像被掏空了一塊。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悵然若失吧……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超然而又不真實,你身處其中卻又覺得那么疏離,離它很近卻又覺得那么遙遠。
即興作詩一首:造化鐘靈秀,
此境奇亦幽。
惟愿人長久,
但解千古愁。
若景致如畫任誰停下,我自清雅。我想,我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