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的由來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09-1-22 來源:網(wǎng)絡來源 點擊次數(shù):
天安門內有的一對華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應該出宮去體察民情。天安門外的一對華表叫"望君歸",是呼喚皇帝應該趕快回宮處理朝政大事。"望君出"和"望君歸"的思想意識,倒是與華表最初的"誹謗木"的意思有些相似。天安門前原有兩對雕刻精美的華表,華表的起源很久遠。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講究豎立木牌,讓人在上面寫諫言,名曰"誹謗木",或簡稱"謗木",也叫"華表木"。據(jù)古籍《淮南子主木訓》記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于朝。"
到了漢代,"華表木"就發(fā)展演變?yōu)橥ㄡ榇蟮赖臉酥,因這種標志遠看像花朵,所以稱為"華表",漢代還在郵亭的地方豎立華表,讓送信的人不致迷失方向。
后來,華表逐漸發(fā)展成為橋頭和墓地等設置的小型裝飾建筑品。北宋大畫家張擇瑞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汴梁虹橋兩端就畫有兩對高大的華表,頂端白鶴佇立,神態(tài)生動各異。盧溝橋兩頭也有華表四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橫貫著云板,柱頂有蓮座圓盤,圓盤上雕有石獅子,莊嚴秀美,氣勢非凡。唐高宗李淵獻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裝飾的石柱華表,雕刻工藝精美,造型美觀。
明永樂年間建造"天門"(即今天安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筑群,增強了古老建筑藝術的整體感.如今天安門內外的兩對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云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云際,頂端承露盤上的蹲獸,栩栩如生。
(作者: 責任編輯:馬欣)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