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河南、山東、山西、江西、河北、甘肅、山西、浙江、福建
中國的孟氏,發(fā)源于春秋的魯國公族。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魯桓公的庶子慶父。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開為魯君繼承人。莊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莊公的意愿立莊公之子開,就是緡公。后來,慶父又派人殺死緡公,欲自立。因此,魯國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歸國途中自殺。這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為避諱弒君之罪,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后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發(fā)生在魯國,魯國建都于曲阜(今屬山東),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
另外,春秋時期的衛(wèi)國,也曾出現過一支孟氏。衛(wèi)國,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約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衛(wèi)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孟,這樣推溯起來,其始祖同樣是周文王。換句話說,這兩支孟氏分別起源于山東和河南兩地;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衛(wèi)國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統(tǒng)統(tǒng)是一家。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fā)源地山東、河南及其近鄰的河北發(fā)展和繁衍。從東漢開始,孟氏出現于其他地區(qū),如東漢孟光為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附近)人,孟他為扶風人,孟嘗為上虞(今屬浙江)人;三國時的孟宗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獲為建寧(治今云南曲靖)人;北涼有孟氏,為武威(今屬甘肅)人;唐代孟浩然為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孟郊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貞為華陰(今屬陜西)人,孟涫為郴州(今湖南郴縣)人;五代后晉孟賓于為連州(今四川筠連縣)人,后周孟貫為建安(今屬福建)人。從以上可見,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國的分布已經相當廣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職調遷等原因,孟氏的居處又新增了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