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化寺
廣化寺坐落在龍門村西的山崗上。始建于元魏(公元386—534年)時期。垂直高
皇覺寺
過龍門入伊川,在洛欒公路西邊的郭寨村,有座以泉水飲譽(yù)古今的“皇覺寺”。據(jù)《洛陽縣志》所載,該寺始建于唐朝開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為龍門十大寺院之一。原本規(guī)模宏大,后屢遭損毀,現(xiàn)僅存伽藍(lán)殿和西廂房。伽藍(lán)殿背依龍門山南麓,殿內(nèi)原有壁畫,現(xiàn)在多已湮滅。頂為硬山式,青磚青瓦,五脊六獸。西廂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徑
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汝陽縣城東南十多公里的圣王臺村北坡,又稱下寺。北面汝河,東傍板棚河,南依鳳凰山,綠樹蔥郁,景色宜人,頗值一游。觀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建筑依中軸線依次有一間大的山門,高聳的鐘樓,三間大的頭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致的石砌“一步三空橋”,左右對稱的迎旭閣、橫霞閣及兩孔石窯。東面窯供石雕佛像,額題“何須面壁”,聯(lián)對“莫向他山借石,還來此地做人”,所含禪機(jī)耐人尋味。西面窯額題“圣澤日新”,窯內(nèi)有一股清泉流出,經(jīng)石橋繞向前院,注入東西湯王池?吆舐∑鹨蛔吲_,上有五間大湯王殿及東西廂房。臺上栽植數(shù)圍粗的銀杏樹和“扭筋蓮花柏”,游人可在此安享前人的余蔭。觀音寺中還有湯王池、洗心井等名景,池中或井中的水位無論旱澇,始終如一,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