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直奔殷墟博物院。1塊錢的公交車票,30塊錢的門票。這里是甲骨文發(fā)現地,也是殷代文化的發(fā)源地,里面存放的文物雖然大多都是仿制品,但是還是讓我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商代的人民已使用不同顏色的石頭做成彩色的飾品,一個很小的綠玉龜也做的淺綠的身子墨綠的殼,惟妙惟肖。最讓人吃驚的是當時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竟然使用了三通,結構樣式與現在基本相同,只是材料不一樣罷了?梢娭腥A文明的偉大之處。
在當初發(fā)現大量甲骨的坑中,所放的已是純粹的贗品了,據說由于當時是國民政府負責挖掘,所以真品已被帶到臺灣?拥闹車羌坠俏牡慕榻B,看了介紹我才知道原來甲骨文是當初用來占卜用的,所以所有的甲骨文都是占卜的卜辭,占卜的內容反映了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不過很多文字還是無法知道其具體含義,對研究當時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一些障礙。

之后還有車馬廳、陪葬坑等,反映了當時的陪葬制度。另外還有當時最有建筑特點的凹型宮殿和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墓。里面很多陪葬品都讓人驚嘆當時工藝的精湛及想象力的豐富。
出了殷墟直接打車去袁林,這兩個地方很近,8塊錢就到了。袁林是袁世凱的墓,門票21,我覺得很不值,里面太小,他的特色就是中西合璧,前面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神道的形式,還有一個大殿,殿后就完全是西洋化的墓了。而神道兩邊的人像竟是穿著軍服的武官和穿著官袍的文官,這種不倫不類讓人又可氣又可笑。不過這些對于搞建筑的人來說也許更感興趣。
從袁林出來已到中午了,回到賓館稍作休整,準備著下午的湯陰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