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峽水天明,遠山黛影葉舟輕。2023年11月18日,出席“交流 互鑒 向未來”中國-中亞五國油畫作品展的中外油畫家來到河南濟源黃河三峽風景區(qū)采風寫生。
天氣晴好,陽光明媚。一下車,還未到預定點位,藝術家們就被黃河三峽的美景深深吸引,紛紛以手作框取景,尋找合適的寫生位置。
油畫家在黃河三峽風景區(qū)寫生 王鴻斐 攝
在觀景臺上,藝術家們一字排開,有畫大河樓的,有畫大風車的,有畫遠山的……構圖既有重點,又有變化,遠中近層次分明,描繪技法風格多樣,巧密精思,延伸著藝術家們的感受,展現(xiàn)著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意。
一處水岸,四五艘漁船簇擁而憩,一派恬靜安逸的景象。這樣的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在畫布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峻明將一種寧靜的情緒刻入風景,融入畫面中的每個筆觸。“我小時候就聽說過王屋山,現(xiàn)在看到了王屋山的真容,還知道了黃河穿行其間,真是挺驚喜的。”張峻明表示,“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了濟源人的熱情,從上至下都給人以溫暖。”
對第一次來濟源的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韜來說,僅僅兩天時間,他就對濟源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這里的山水美景,對我觸動很大,可以說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我畫起畫來感覺非常好。對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這可以說是太過癮了。”孫韜激動地表示。
新疆畫院院長張雷震談起對濟源的印象,一個勁地稱贊。“我這幾天在濟源采風寫生,強烈地感受到了濟源文化底蘊的深厚。同時,我發(fā)現(xiàn)濟源的旅游資源也很豐富,在建的項目非常多,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張雷震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加強了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的交流,還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對“一帶一路”建設意義深遠。
同樣,黃河三峽的絕美景致也打動了中國美術館展覽部副主任、一級美術師任哲與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專職油畫家于新華的心。他們表示,在濟源采風寫生收獲非常大,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激情,相信畫展的舉辦會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來濟源寫生創(chuàng)作。
在黃河三峽,中亞五國的藝術家們乘坐纜車到桃花島寫生。他們紛紛表示,在濟源,目光所及皆是山光水色,留下這絕美景致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們寫入畫卷,蕩滌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