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過年了,很多講究傳統(tǒng)的人家已經(jīng)開始籌劃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年夜飯,年味正在一天天地變濃。每到過年,繽紛多彩的民俗活動是少不了的。雖然中國東南西北各地的人有很多共同或相似的習俗,但千百年來,各地也逐漸形成一些特有的風俗,展現(xiàn)了各地不同的風貌。于是,到異地過年,感受與本地不一樣的年俗、年味,成為一種既傳統(tǒng)又時尚的過年方式。
平遙:午夜點燃旺火圖吉利
平遙古城是世界遺產(chǎn),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平遙城墻、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等聞名海內(nèi)外。
每逢春節(jié)除夕和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
單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后,火苗從無數(shù)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御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圍成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看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燒得旺,誰家的旺氣也大。
烏鎮(zhèn)
大年初一至初七,烏鎮(zhèn)西柵傳統(tǒng)民俗的“烏鎮(zhèn)長街宴”沿街設席,以當?shù)丶t燒羊肉為特色,游客可入席,體驗原汁原味的烏鎮(zhèn)年味。
古時,江南小鎮(zhèn)以“百戶為坊,萬戶為市”。“坊”是烏鎮(zhèn)的居民區(qū)單位,同時也組成了烏鎮(zhèn)人特殊的社會團體,平日里走街坊,串鄰里互增感情,而逢新春佳節(jié),有錢的大戶人家,總是在坊間廣開宴席,廣邀鄰里好友、往來過客,同享年福,街坊鄰里們也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長街宴,當?shù)厝擞址Q“坊宴”。
烏鎮(zhèn)俗語說:“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可見紅燒羊肉是烏鎮(zhèn)當?shù)囟攫B(yǎng)生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配合其他冬令時菜以及品種繁多的各類吃食,便組成了長街坊宴的特色菜品。而各家各戶自釀土制米酒抑或是酒坊中香醇的三白酒更成了宴席之上宴請坊里的佳釀。
除了美食,為了助興,當?shù)氐奈椠堦犚矔尤敕谎缰d表演,景觀盛大,如此熱鬧的“長街坊宴”漸漸地便成了烏鎮(zhèn)當?shù)匦麓阂粓鎏厣拿袼资⒀纭?/p>
獅子拜年是桂林人喜愛的傳統(tǒng)項目,因此每到春節(jié)前夕,獅子隊都將獅子裝扮一新,苦練獅子舞的傳統(tǒng)套路。
春節(jié)一到,獅子抖擻精神舞上街頭,到預先約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獅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闖、凜、吼、踏、躥等表演得生氣勃勃。耍獅的大頭和尚、大頭娃娃一步三扭,逗獅的猴子猴勁十足,獅子隊的鑼鼓聲,給桂林增添了喜氣,帶來融融春意。
桂林:跳著獅子舞一路去拜年
桂林的獅子拜年還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種形式。有些獅子隊的獅子,能夠舞上6米多高的高臺,13條板凳疊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運動自如,逗趣逗樂!舞罷,獅子還從從容容地緣凳而下,神態(tài)依然那么自然。
當然,吃地青的獅子與采高青的獅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籌。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還放上一盆水,獅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后也要漱口,這些極富動物情趣而又擬人的動作,令人忍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