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啦A夢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有三樣寶貝,它們分別是:隨意門、竹蜻蜓、時光機。
隨意門也稱為任意門,可以在開門的瞬間,到達一個你想去的任意地方。
竹蜻蜓可以讓自己化身成為人肉直升機,童年誰不幻想飛,能夠像風箏一樣自由翱翔,是多少人的夢想,甚至有人會把這樣的夢想寫到歌詞里,而竹蜻蜓恰恰可以滿足,而且只要把它粘在頭頂即可。
時光機是最神奇的道具之一,每每機器貓和大熊鉆進抽屜,我們都會對接下來的劇情充滿好奇,他們會穿越到哪個年代?處理什么樣的事情?
假如真有時光機,那么你想穿越時光去做什么呢?眼下每天太陽都毒辣毒辣的,讓人無處安身。
今天,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看看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在嵩山避暑的。
一、龍?zhí)蹲镁?/strong>
古時,河南太守白居易在嵩山行走,享受著山間的習習松風,坐下來聊著天小酌一番,那滋味讓他說,如在地上行走的神仙一般。他在《從龍?zhí)端轮辽倭炙骂}贈同游者》中有所闡釋。
《從龍?zhí)端轮辽倭炙骂}贈同游者》
山屐田衣六七賢,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龍?zhí)对侣浔,三品松風飄管弦。
強健且宜游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
始知駕鶴乘云外,別有逍遙地上仙。
二、嵩岑披風
在嵩山消夏,山下熱得難耐,登山大概是最佳的選擇了。雖然登山時可能會出一身臭汗,但一旦到了山頂,不僅是身心的涼爽,更有的是居高后突然豁達的胸襟。范仲淹當年到嵩頂后就發(fā)出了“不來峻極游,何以小天下”的感嘆。
宋代常住洛陽的哲學家邵雍,來到嵩山消夏,他把嵩山消夏列為一年中“四大快事”之一,有其《閑適吟》詩為證:
《閑適吟》
春看洛陽花,秋玩天津月。
夏披嵩岑風,冬賞龍山雪。
三、盧巖觀瀑
盧崖瀑布是“嵩山八大景”之一。
如今的盧崖瀑布,“稀而貴”,只能在夏季連天大雨后才能觀得,但是,若看到了,那又真是幸事。一股狂水從天而降,正如嵩山名人景日昣(字冬旸(yang),號嵩崖,登封人,一代名儒,一生著述頗豐)在《說嵩》中描述的:“垂垂而掛,或掣曳一道,或淅落數行,長發(fā)匹練,散如流蘇。怒流爭汛,聲若雷霆,又似數部鼓吹。”
大量描寫盧崖瀑布詩篇,多在明以后,其中夏天來此觀瀑消暑為最爽。
明代詩人王尚絅(河南郟縣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進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寫了《盧巖飛瀑》。
《盧巖飛瀑》
飛流曾向詩中覓,
倒峽今從畫里看。
不知雪浪高多少,
能遣茅齋六月寒。
四、書院賞月
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是程朱理學的發(fā)源地和傳播重陣,其興盛主要在北宋和清初,北宋時,因二程在此講學和反王安石變法的大儒們在些聚集,而名揚天下。清初時,主要是在登封名儒耿介(1622-1693,河南登封城關人,曾為康熙朝太子老師)的大力推動下,再次在這里掀起二程理學復興運動,期間,中原諸多大儒如李來章、竇克勤、冉覲祖等均以來此講學為榮,他們在此講學期間,常常吟詩作賦,互相唱和,留下了大量描寫在嵩陽書院的詩文。其中寫夏天生活的也有種種,有寫在將軍柏下讀書消夏的,如耿介的《四時讀書樂》中寫這里的夏天,“千尺喬木自陰森,盛夏曾無暑氣侵”,真是讀書的好地方;有寫在夏夜里在這里看螢火蟲的,如竇克勤(1653—1708,河南柘城人,清初著名教育家)的《嵩陽書院觀螢火》;還有寫夏夜在這里賞月的,如李來章(1654-1721,河南襄城人,理學家、教育家)的《嵩陽書院看月》:
《嵩陽書院看月》
乍覺琴書冷,方知山月生。
自起開板戶,微風葛衣輕。
柏影渾在地,蛇龍臥空明。
夜深群息動,夏蟲寂無聲。
念彼勞勞者,旦夕苦經營。
役此七尺軀,與物恒相爭。
何似山中客,廓然萬慮清。
翻閱《嵩山古詩詞》,古人在嵩山消夏的詩文還有很多,他們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代走來,各有各的心境,各有各的消暑感受。但在他們的筆下,夏日里的嵩山,或晴或雨,或巖或谷,或林或水,或寺或觀,無處不是風光無限,無處不讓人心生清涼,不由讓沒來過嵩山消夏的人,心向往之。
世界紛繁變化,讓我們將內心的速度放緩,領略世間美麗的體驗,自然的和諧,生活的美好,簡單的快樂,享受生命從容的盛開?戳斯湃藗冊卺陨较牡脑娢,可有來意?大美嵩山期待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