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春,杜甫故里紀(jì)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我這個人有個怪癖,每到先人遺跡處,總奢望那一刻天突然大陰,欲來雨還沒來的樣子。如果下雨,最好是細(xì)雨,淅淅瀝瀝的。我也深知這太過矯情,但要找一份與歷史相擁的感覺,非如此不可。
2003年8月8日,那天賊熱,動動身就是一身汗。陪記者去杜甫故里的鞏縣人一直在抱愧,說不好意思讓外鄉(xiāng)人這個時候去,他們指的不是天氣酷熱,而是故里周圍正在扒房子。
鋼筋水泥的碎塊殘跡,胡亂地橫在杜甫故里紀(jì)念館前。民工正在拆房,那座模樣不中不洋、遮蔽了窯洞視線的廂房,主體構(gòu)架剛剛破了點相,而被村民稱之為"展廳"的建筑已經(jīng)徹底拆除。"展廳"原來橫在杜甫故里紀(jì)念館正前方,足以毀了地氣。
在作為"有礙觀賞的建筑"被勒令扒除前,"展廳"只存在了三四年(問了幾個人,說的時間不一,只好取個約數(shù))。南瑤灣村約37戶村民也要搬出,空出的20畝地鞏義市要重新規(guī)劃。后來,鞏義市文化局的李小亭局長給記者留下口信:"過一段日子你再來,杜甫故里就不一樣了。"
關(guān)于杜甫故里上次改造的"失誤",我?guī)缀鯖]有興趣刨根問底,這類事情在中國多了去了。好在花錢不是太多,也沒有傷害到那座誕生窯,而且知錯就改了。我甚至寬容地認(rèn)定,那次失誤也是起于善意,抑或是不知如何對杜甫好了,才犯了糊涂。
可我還是忘了問一個問題:下一步的"舊貌換新顏"該是何等情形?再蓋些假古董,繼續(xù)新的錯誤,不會吧?
其實,礙眼的建筑已扒,那窯門前就不必再添加什么了。騰出的空地,多種些樹就挺好。也不要試圖硬化地面,簡簡單單、樸樸實實的,才更像詩圣故里。南瑤灣村的村民既已累世居住于此,就讓他們的后代也能有福氣與詩圣為鄰吧。人走光了,即使從旅游者的目光來說,似乎也缺了煙火氣。
杜甫故里紀(jì)念館的張毅海被喚來,鑰匙他拿著,不然進(jìn)不到那千年窯洞內(nèi)。張毅海解釋說,由于扒遷,故里紀(jì)念館沒對外開放。
杜甫誕生窯狹長(長11米,寬2.9米),頂部呈拱形,由青磚壘砌,室內(nèi)有兩碑一匾,原是鞏縣老城東站街清代杜甫祠堂的遺物。張毅海說,這窯洞盡頭早年曾經(jīng)坍塌,就勢堵上了,原來洞長為15米。
據(jù)說,杜甫同時代的遺物早已蕩然無存。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中原,杜氏后裔為避戰(zhàn)亂,一支遷居到距南瑤灣村四五里的寺溝村,另幾支去了河南其他地方。筆架山下杜甫童年居住的窯洞,不知何年開始為外姓人居住,最早住進(jìn)來的外姓人是否正是李長有的先祖,這些都已無法考實。
詩圣家住小城外: 累世官宦家 為何住城外
在杜甫故里轉(zhuǎn)了一圈,對有些問題我還是半蒙,比如有一點我就一直沒有想通:杜甫的家為什么不在城里?
鞏縣老城在新城東邊8公里,北邊是黃河,西邊是洛河,兩河恰巧在老城正北交匯。孫憲周老人說,鞏縣老城一見水就淹,河水老是從北面沖過來,老城門四個,南邊倆,東西各一,獨獨北城墻不設(shè)門,為的是防水。他還說,老城占地5公頃45畝,自北魏(公元386年)直到1964年的一千多年間,鞏縣城就一直在今天的站街鎮(zhèn)。新城所在地原是"孝義鎮(zhèn)",是宋代皇陵的禁區(qū)。老城地處低洼,十分擁擠,1964年,縣里破千古之禁,撂下老城西去。新城里有一條筆直的新華路,把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擱到路東,宋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甩至路西。
老城東門外二里,有農(nóng)舍背倚筆架山,前臨泗水扎村。在中原腹地這片黃土淺山丘陵地帶,這農(nóng)舍組成的自然村,卻有一個南國水鄉(xiāng)似的名字--南瑤灣村。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年),杜甫曾祖父杜依藝由湖北襄陽赴任鞏縣縣令,舉家遷入鞏縣。歷祖父杜審言、父親杜閑,再到杜甫,杜家在鞏縣已是四代85年。5歲時,杜甫去了洛陽姑母家。副研究員傅永魁講,5歲離開南瑤灣后,杜甫在15歲、24歲時回過鞏縣,24歲那年回來,大抵是取了縣府開具的保薦書,匆忙奔洛陽應(yīng)考了。唐代讀書人參與科舉者,凡是被保舉到京師應(yīng)試的,當(dāng)時叫"生徒",保薦書是唐代"生徒"應(yīng)試時必須出具的"資格證書"。
在鞏義,我弄清楚了新舊城的區(qū)位。鞏縣舊城不大,杜家人去縣府上班的路,不是太遠(yuǎn),杜家居住在近郊而非城內(nèi),多少有些占理了。
但我還是擰不過勁來,依今天的邏輯推理,縣令的家該在城里。
學(xué)者孫憲周世代住在老城,他說:“鞏縣歷史上一直是個窮縣,那時的縣令多是千里做官,其住宅有的甚至是租賃來暫住的”
還有一個問題,它涉及的不是我們這個時代,而是唐代。杜甫畢竟是官僚世家,即使衰落,其祖父杜審言畢竟曾做過修文館學(xué)士、尚書膳部員外郎、洛陽丞,父親杜閑也做過朝議大夫、兗州司馬、陜西乾縣縣令,怎么說也是朝廷命官,既然已經(jīng)屈居鄉(xiāng)野,官邸多少也該建得氣派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