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導游詞分口語語體和書面語語體,口語語體總有演講、談話、討論、聊天等不同風格;書面語語體有科技、事物、政論和文藝四種主要形式。導游詞要根據(jù)對象、目的、背景、場合等多種語境因素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表達形式。
22、 導游表達中,根據(jù)不同的用途,導游詞分演說型、介紹型、解說型和描寫型。
23、 演說型:突出“演”特點是:A、語句比較整齊;詞語對稱、句式大體一致;B、音節(jié)和諧、有節(jié)奏感、比較合轍押韻。
24、 介紹型:突出“說”。
25、 解說型:突出“解”。
26、 描寫型:突出描繪、描述。A、用大量的形容詞來直接描述;B、運用傳統(tǒng)的修辭手法間接說明。
27、 口語導游中,要慎用日常聊天式語氣,它可能會破壞旅游景觀的嚴肅和完美。
28、 書面語是用文字記錄語言的表達形式。導游書面語有兩類:A、知道游客游覽的文字;B、專題性介紹。
29、 在自然景色中的講解常多用形容詞語描繪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人文景觀的介紹多用嚴謹、貼切的修飾介紹出景觀的特色和含義。
30、 我國最大的洞穴是湖北利川的騰龍洞,洞中瀑流落差30米,被譽為“臥龍通江”。湖南武陵源索溪峪景區(qū)的黃龍洞中的龍宮中有一生長20萬年的石筍,被譽為“定海神針”。貴州黃果樹的龍宮被譽為“聚古今中外于一洞,匯天上人間于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