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白嫩小泬10p,在线观看私人黄,色噜噜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看一级毛片国产一级毛片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姓氏尋根游 >> 歷史名人 >> 正文
于慎行 明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09-4-7 來源: 點擊次數(shù):

  于慎行(1545~1608)明代政治家,學(xué)者、詩人、文學(xué)家。萬歷年間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于慎行為人忠厚老成,熟悉歷代典章,對明朝禮制建設(shè)有較大貢獻。其文學(xué)造詣亦極高,與馮琦并稱于世。

  字可遠,又字無垢。今平陰縣東阿鎮(zhèn)人。他少年時代天資極高,學(xué)習(xí)勤奮,17歲鄉(xiāng)試中舉。鄉(xiāng)試放榜次日,按例舉行鄉(xiāng)飲之禮,歡宴考官和中式舉人,謂之鹿鳴宴。主考官非常器重于慎行這位青年才子,提出在鹿鳴宴上為他舉行冠禮(即成人之禮),于慎行以未奉父命而婉辭,一時傳為美談。

  隆慶二年(1568)成進士,選為庶吉士。散館后,授翰林院編修官。萬歷初年,升為修撰,參編《穆宗實錄》,遂破例以史官充日講官。日講原都是翰林院年高資深的學(xué)者充當(dāng),像于慎行20多歲年紀(jì)便成為皇帝老師的極為罕見。

  于慎行為人忠厚平恕、襟懷坦白。不管對皇上、對首輔還是對同僚皆心胸坦蕩、真誠相待。有一次,于慎行等人講課完畢,神宗讓人拿出許多歷代字畫,叫他們賦詩題字。于慎行字寫的不好,只好自己作詩,請人代題,并當(dāng)眾承認(rèn)自己寫不好字。神宗很贊賞,當(dāng)即寫了“責(zé)難陳善”四個大字賜他,詞林傳為盛事。

  萬歷初年,張居正當(dāng)國,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解決了明朝中期許多嚴(yán)重的社會問題,為明朝政治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張居正個人作風(fēng)獨斷專行,鉗制下僚、壓制百官,引起朝中文武官員普遍不滿。御史劉臺彈劾張居正專恣不法,被下獄謫戍。同僚皆畏張居正之勢,不敢再見劉臺。于慎行不管這些,親自登門看望劉臺。萬歷六年(1578年),張居正父親病故,他不想尊制守喪,授意門生提出“奪情”。神宗予以批準(zhǔn),舉朝大嘩。于慎行與其他大臣一起疏諫,以綱常大義、父子倫理勸神宗收回成命,張居正很不高興。一次,他見到于慎行時說:“可遠,你是我最賞識的學(xué)生之一,我平時待你不薄,沒想到你也這樣對我!”于慎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正是因為你對我不錯,我才不得不這樣!”不久于慎行由侍講學(xué)士升禮部右侍郎、左侍郎,轉(zhuǎn)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為禮部尚書。

  于慎行擔(dān)心張居正失去朝野上下的擁護,但張居正沒有聽懂他的話。因與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失和,稱疾回鄉(xiāng)。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去,反對他的勢力執(zhí)掌了朝政,左右了神宗;于慎行被重新啟用,官復(fù)原職。這時,張居正遭政敵攻擊,死后被剝奪封爵,籍沒全家。于慎行在這種情況下,不避嫌怨,已懇摯的語氣寫信給主持此事的丘橓,“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實堪可憐,望予關(guān)照。即請他照顧張居正80多歲的老母和不成年的幼子。此舉得到時人的稱贊。丘橓給張家保留了住宅和足夠的土地。于慎行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古道熱腸受到朝中一片贊譽。萬歷十七年(1589年)七月,他升任禮部尚書。

  恰在這時,朝中產(chǎn)生了“國本之爭”,他也被卷入其中。萬歷帝的皇后無子,王妃于十年(1582)生皇長子常洛,此時已經(jīng)9歲;鄭妃于十四年(1586)生次子常洵。由于封建時代把立太子看作“國本”,于是發(fā)生了重大爭論。

  大臣們認(rèn)為按“無嫡立長”的原則,應(yīng)立常洛。而神宗喜愛鄭妃,不喜歡王妃和她這個兒子,他想立鄭妃所生的皇次子常洵為東宮。但是,王妃名分在鄭妃之前,神宗不好把這一想法明說,故而遲遲不立太子。滿朝文武見皇長子日漸長大,不能正位進學(xué),非常著急。自萬歷十七年起,不斷有人提出立儲問題,請神宗早建東宮。于慎行身為禮部尚書,對此事義不容辭。萬歷十八年(1590年),他連疏極諫,請早立太子。神宗非常生氣,再三降下嚴(yán)旨,責(zé)備于慎行“以東宮要挾皇上。”于慎行說:“冊立之事,是臣部職掌,我如果不說,是為失職。請皇上速決大計,我寧可棄官歸里。”神宗很不高興,大罵于慎行“要君疑上”、“淆亂國本”,把禮部大小官員都停了俸祿。正在這時,發(fā)生了山東鄉(xiāng)試泄題事件。于慎行引咎辭職,萬歷十九年(1591年)九月獲神宗批準(zhǔn),歸隱故鄉(xiāng)。他家居10余年,朝野上下多次薦他出山,神宗皆不允。至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東宮已立、國本確定,廷推內(nèi)閣大臣,他又被重新起用,于慎行名列7人之首。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務(wù),即擔(dān)任宰相。這時候,于慎行已經(jīng)年老體弱,重病纏身,經(jīng)再三推辭不允,只好離家上路,勉強到京進謁。時,于慎行由于長途跋涉,身心疲勞,已有疾病,謝恩時,拜起不如儀,遂上疏請罪。歸家后臥病不起,起草遺疏,請皇上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到京13天就病逝于京華官邸,年63歲。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于慎行一生以他篤實、忠厚、正直的品德受到朝野上下的尊重。他“學(xué)有原委,淹貫百家,博而核,核而精”(《明史》本傳,下引同)(意即:他的學(xué)問有根基,貫通百家,熟知典章制度,記典論史,平實允當(dāng))。他明習(xí)典制,朝中禮制多是他親手修定。他的詩,典雅而清新,為時人所重,被推為萬歷詞館之冠。神宗一朝公認(rèn)他與臨朐馮琦為“文學(xué)之冠”。被譽為“人品事業(yè),宇內(nèi)第一”。在家閑居16年,他探討當(dāng)世得失之故,旁搜博采,屬詞比事,寫成《史摘漫錄》、《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4卷,《谷山筆麈》18卷。尤其是他的《谷山筆麈》記述了明朝萬歷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財賦、禮樂、釋道、邊塞諸事,考溯精當(dāng),纖悉具備。為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宗教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另有《谷城山館詩集》20卷和《谷城山館文集》42卷手稿,現(xiàn)存山東省圖書館。回鄉(xiāng)家居時,他關(guān)心桑梓事業(yè),參予重修《東阿縣志》,主持編撰《兗州府志》。他于萬歷七年所寫的《東昌府城重修碑》,有“萬貨輻輳,江北一都會”、“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傳引。

(作者: 責(zé)任編輯:王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咸阳市| 岳池县| 乐清市| 时尚| 宜春市| 成武县| 惠安县| 元朗区| 龙川县| 西贡区| 东海县| 锦屏县| 来凤县| 铜川市| 阳信县| 蕲春县| 昌都县| 九龙城区| 富蕴县| 辽源市| 张家港市| 望谟县| 清涧县| 武威市| 平昌县| 桐梓县| 辉县市| 大庆市| 额尔古纳市| 鸡西市| 琼中| 陆良县| 鄢陵县| 东阿县| 固安县| 茶陵县| 陇南市| 南平市| 桐柏县| 萨嘎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