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汪大淵
汪大淵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懷有大志,欲效法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祖國名山大川,考察風俗,記載物產(chǎn)。
至順元年(1330),年僅二十歲的汪大淵來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這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jīng)幾十國,渡地中海出紅海,橫渡印度洋,前后歷時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又進行第二次遠航,歷時兩年回到泉州。
汪大淵廣見博聞,沿途作有詳細記錄,并作古體詩百韻,至正九年(1349)整理編成《島夷志》,為中國古代航海家親歷而手記之始。汪大淵回到南昌后改成《島夷志略》印行。
《島夷志略》分為一百條,涉及國家和地區(qū)二百二十多處,史料的真實性和范圍的廣泛性,超過歷代官、私著述,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諸國歷史、地理有重要價值。西方許多學(xué)者研究此書,并譯成多種文字。在汪大淵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歐洲人才知道有這一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