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中的這尊四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高三米多,面色安詳,眉如彎月,眼透靈光,渾身上下充滿著幽雅靜謐的美感。無論站在哪個方位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她那端莊、秀麗的面容。傳說,這立像是乾隆年間由民間的一位老藝人窮其一生,用一株完整的銀杏樹雕刻而成,佛像四面造型各有不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呈扇狀分布的小手三至四層,每只手掌中均畫有一眼,共計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間俗稱“千眼千手佛”。此造像不僅材料珍貴,雕工更是精巧,可謂鬼斧神工,甚是神奇。而關(guān)于千手千眼菩薩,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這千手千眼觀音是妙莊王的第三個女兒,但國王非常的不喜歡她。后來妙莊王得了重病,醫(yī)生給他開了一個奇特的方子,但必須要有親人的一支手和一只眼為藥引,才能治愈。于是國王問遍了自己的三個女兒,長女、次女都不愿意,只有被父疏遠(yuǎn)三公主愿意,她卻毅然地為父斷手剜眼。妙莊王服后,病果然好。就連遠(yuǎn)方的佛祖都被公主的善良孝道后感動,于是渡公主成佛,并賜給她千手千眼。” 《楞嚴(yán)經(jīng)》上說:“觀世音菩薩以圓通修證無上道故,能現(xiàn)眾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陀羅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 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20位聾啞演員演繹的一舞《千手觀音》感動了整個世界,而舞蹈的靈感正是來自于大相國寺的這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八角殿內(nèi)的千手觀音,自是無價珍寶,但圍繞羅漢殿四周的幾百座雕像卻是畫蛇添足之俗物。其做工之拙劣,簡直是慘不忍睹,而且是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全無章法,“關(guān)公與韋馱成了觀音的左右護(hù)法”,強烈建議全部拆除。
中軸線,最后一座二層建筑是“藏經(jīng)樓”,大相國寺歷經(jīng)水火之苦,戰(zhàn)亂之禍,致使藏經(jīng)樓沒有留下什么寶貴的經(jīng)書與文碟,不由讓人心痛。
走出佛音徐徐、佛香裊裊的大相國寺,再次走入了熙攘叫賣的人群中,這時寺內(nèi)悠遠(yuǎn)的鐘聲響起,這鐘聲刺破了紛紛攘攘的鬧市,一直送進(jìn)我的耳中,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仍在講述著大相國寺不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