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歷盡滄桑,洛陽牡丹只剩下30多個品種。1959年秋,周思來總理視察洛陽拖拉機(jī)廠,專門詢問洛陽牡丹的情況。周總理的關(guān)心引起了洛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迅速恢復(fù)擴(kuò)大種植面積,相繼在王城公園、牡丹公園;西苑、南關(guān)花園,開辟了牡丹觀賞區(qū),并在郵山新建國色牡丹園,洛浦公園形成了十公里牡丹長廊,并建起千畝牡丹基因庫;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把牡丹定為市花,于1983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從此,處處牡丹,戶戶天香,牡丹品種發(fā)展到500多個。每年花會,姚黃、魏紫、青龍臥墨池、貴妃醉酒等牡丹名品,各呈嬌態(tài),看花人摩肩接踵,如癡、如醉、如夢、如幻。洛陽王城公園曾創(chuàng)下一天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的記錄;ㄊ⑵,城內(nèi)居民蜂擁往觀,萬人空巷。正是:"看花看到牡丹月,萬事全忘自不知。"
與牡丹花會相映成趣的是洛陽牡丹燈會。洛陽燈會,姑于隋、唐,1000多年來,已成為人們喜慶節(jié)日的一大習(xí)俗。近年來,洛陽花燈聲譽鵲起,成為我國三大燈會之一。晝賞牡丹夜觀燈,把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推向高潮。每年牡丹燈會,千道流霞染醉漫天星斗,萬家燈火搖醒沉寂夜空。彩燈如詩如。畫流光溢彩,令你辨不清是置身仙境還是人間。更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初冬,全國競選"國花"領(lǐng)導(dǎo)小組通過新聞界披露候選國花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此時,一場早镕的大雪使九朝古都披上銀裝,而洛陽耐火研究院花圃一株牡丹卻適時傲雪怒放,人們奔走相告,無不先睹為快。新華社等數(shù)十家新聞單位爭相報道,驚呼"國花評選傳佳音,牡丹應(yīng)知雪中笑"的百年奇觀。
近年來,洛陽牡丹不僅走出了國門,而且還遠(yuǎn)銷到日本、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結(jié)束了牡丹"能看不能買"的歷史。牡丹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項技術(shù)都有新的突破,基本上達(dá)到了"花開花落隨人意,春來秋去不相關(guān)",為進(jìn)一步開發(fā)洛陽牡丹奠定了基礎(chǔ)。
宋人李格非曾記述:"天下之治亂,侯于洛陽之興衰,洛陽之興衰,侯于園圃之興廢。"時序更替,滄海桑田,無不向人們昭示著一個哲理:國興則花榮。今天,我國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jī),牡丹猶如東方之彩霞,裝扮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牡丹,這個千古花魂,訴說著我們中華民族圖強思變的史詩。牡丹為洛陽著裝,洛陽為牡丹揚名。牡丹與古都榮辱與共;ㄩ_歌盛世,花謝孕生機(jī);牡丹是洛陽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紐帶與橋梁,牡丹,是古都的美學(xué)徽章,它將伴隨洛陽前進(jìn)的步伐,邁向新的輝煌。
好了,洛陽牡丹我就介紹到這,下面給大家1個小時的時間自由觀賞,我們一個小時之后在牡丹園出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