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北宋時開封的節(jié)日習俗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08-12-19 來源: 點擊次數:
冬至又稱冬節(jié)、大冬,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冬至一般在臘月二十二前后,歷書上說“寒氣已極,故曰冬至”,冬至這天的白晝最短。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令,由來已久,在西周已形成風俗。南北朝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南人冬至歲首,不詣喪家;若不修書,則過節(jié)束帶以申慰。”北宋時期,把冬至看得跟過年一樣重要,在當時的京城開封,人們用各種儀式歡度冬至,非常有趣。
在北宋時期的京城開封,人們把冬至與春節(jié)、中秋節(jié)看成是一年中的三大節(jié)。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中說:“……冬至,京師(開封)最重此節(jié),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
因為當時開封百姓非常重視冬至這個節(jié)日,于是,冬至的前夜被稱為“夜除”,習俗和除夕之夜差不多。當時的史料記載,北宋時,冬至這天做生意的人都暫停了各自的生意,大家“垂簾飲博,謂之做節(jié)”,盡情歡樂。當時,開封人在冬至這天要吃餛飩,開封城里流傳有“冬餛飩,年馎饦”的俗話。當時,開封城里的貴家富豪把餛飩做成各種顏色,放在金銀器中,稱之為“百味餛飩”。由于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吃喝玩樂,到了春節(jié)時,有的人家就顯得財力不及,于是,過春節(jié)時就未免捉襟見肘了,所以,當時的開封城里就有諺語說“肥冬至,瘦年”。當時的開封還流傳有這樣的俗語:“新年已過,皮鞋底破,大擔餛飩,一口一個。”除了吃餛飩,北宋時期的開封人過冬至還有別的風俗,比如迎日、戴一陽巾、薦黍糕、獻冬至盤等。
北宋的朝廷也很重視冬至,冬至這天,百官要穿著嶄新的官服去朝賀天子。“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作者: 責任編輯:王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