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向有尊師傳統(tǒng),冬至祭孔和拜師就是一種集中表現(xiàn)。《新河縣志》載:“長至日拜圣壽,外鄉(xiāng)塾弟子各拜業(yè)師,謂‘拜冬余’。”“拜圣壽”,“圣”指圣人孔子,就是給孔圣人拜壽。因?yàn)?ldquo;冬至”曾是“年”,過了冬至日就長一歲,為之“增壽”,所以需要拜賀,舉行祭孔典禮。
《定興縣志》記載:“冬至,釋菜先師孔子,師率弟子行禮,弟子拜師,窗友互拜,謂之‘拜冬’。教授于家者以次日宴飲弟子,答其終歲之儀,多食餛飩。”《武安縣志》也有祭孔拜師的記載:“冬至節(jié),釋菜先師,學(xué)校兒童醵金祭禮,午聚餐校內(nèi)。”師生互相宴請。
祭孔子拜圣時,有的縣掛孔子像,像下邊寫一行字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像”。有的是設(shè)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據(jù)說這“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稱號是后世的皇帝策封的。筆者幼年入學(xué)時,還給木柱牌位磕過頭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