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饗珍味前的看菜
在宋代筆記的御宴記載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著“繡花高饤八果壘”,“樂仙干果子叉袋兒”“縷金香藥”之類的菜名。這令人遐想的菜品可并非用來品嘗的,它們僅僅屬于宴席上的“看菜”,比如 “繡花高饤八果壘”就是以著各式珍貴的器皿分別堆壘著香圓、真柑、石榴、橙子、鵝梨、乳梨、花木瓜。而“縷金香藥”則是腦子花兒、甘草花兒、朱砂圓子、木香丁香、水龍腦、史君子、縮砂花兒、官桂花兒、白術(shù)人參、橄欖花兒十盒香料。這些堆疊的水果和香料的名菜,僅僅是用餐前以其美麗的色澤、精巧的擺設(shè)用以觀看來刺激食欲或清新一下空氣。在宋代它們名為“看菜”、“看果子”、看食?床说木唧w起源不可考證,但是在唐代的御宴“燒尾宴”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富庶繁華的宋朝則把這種習(xí)俗發(fā)揚光大,正式成為宴席和日常飲食中的定制。唐代的御宴中“素蒸音聲部”的看菜,是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萊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可謂龐大而壯觀。而宋的看菜卻在精細(xì)上更見工夫。具體的御宴看碟做法已經(jīng)不可考,但是從民間和王公府第的看果子,我們可以窺豹一斑其精細(xì)。如汴梁東京市民喜歡的雕花蜜煎。其中的雕花,就是在東京飲食市場上用瓜雕刻成的花樣食品,即“藥瓜”。不僅是東京,各城市飲食市場也推出自己的杰作,如浦城的冬瓜—就是安置在壽架臺上的一條三尺長冬瓜,刻上了假山、龜、鶴、壽星、仙女,異常精妙。
當(dāng)然水平較高者還是王公府第的廚師,他們用楊梅、冬瓜、金桔、鮮姜、嫩筍等,雕成甜酸的花梅球兒、清甜的蜜冬瓜魚、微辣帶甜的花姜,而且還在金桔、橙子、木瓜上雕出花及大段花、方花,又在青梅上雕出荷葉兒。
值得一題是這些御宴中看食并非約定俗成就是果品、香料。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曾記載,御宴時各國使節(jié)和群臣面前都“分列環(huán)餅、油餅、棗塔為看盤,次列果子”,而遼國使節(jié)面前加“獨羊雞鵝連骨熟肉為看盤,皆以小繩束之,又生蔥韭蒜醋各一碟”,這是因為遼國飲食風(fēng)俗粗劣、最尊貴的食禮就是熟肉上擺放生蔥蒜韭。而在南宋又因口味偏甜,看盤上的蜜雕果子、雕花蜜餞也逐漸多了。這種看菜的盛行流傳至今日就是工藝菜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