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斗新。”蘇軾詩中的茵陳,老百姓俗稱白蒿。
位于鄭州西郊的張家灣村,在村南的道路兩邊,溝溝壑壑中布滿嫩綠的野菜,尤其是從去年老根處新發(fā)芽的白蒿,讓那些前來挖野菜的市民興奮不已。除白蒿外,這里還有婆婆納和苦菜等野菜。
水磨村水磨橋東側(cè)“山谷”中,是一望無際的樹林。在樹林中仔細尋找,可發(fā)現(xiàn)白蒿、蒲公英、薺薺菜等野菜。水磨村的村民介紹,白蒿三四月份是采摘季節(jié),到了五月就不能吃了。該村林地中生長的野菜種類繁多,常吃的能找到十余種,若能下場春雨,地面上會長滿野菜,怎么挖也挖不完。
6名騎自行車到此游玩的男生說,他們從網(wǎng)上聽說這里適合游玩,便代表班里的同學,到這里探春,回去后,將組織全班同學到這里春游?吹接腥嗽诖送谝安,男生們頓時來了精神,放下單車,上前打探究竟。“早就聽說野菜好吃,我們卻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男生表示,回去后,一定上網(wǎng)查詢野菜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