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紅花不羨仙,繡絨吐霧舞流鵑。”這是描寫蒲公英的詩。在鄭州市樹木園的林地中,許多人正在采挖著蒲公英的幼苗。
鄭州樹木園建設面積4200多畝,引進樹木500多種,不僅是鄭州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樹木種植資源庫,也是市民挖野菜的首選之地。一把小鏟、一個小提籃,便可實現(xiàn)挖野菜的夢想。“這是蒲公英,長大后會長出一個絨球,輕輕一吹,便會出現(xiàn)無數(shù)把小白傘,飄呀飄呀,特別好看。”一位年輕的母親,邊挖野菜,邊給女兒講解。
在二七區(qū)侯寨鄉(xiāng)桐樹洼村至下李河橋之間的山坡上,隨處可見一叢叢形如韭菜的山澤蒜。來此挖野菜的王先生說,澤蒜愛扎堆,只要找到一叢,很容易在其周邊找到一大片,采挖起來十分過癮。“澤蒜可以包餃子、做菜餅、下面條、炒雞蛋,鮮美得很。”王先生說,采挖澤蒜,一定要連根部的蒜球一起挖走,因為蒜球的營養(yǎng)價值,遠遠高于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