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導游主要負責外事工作,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很高。那時導游數量少,但素質高,是一個讓人羨慕的理想職業(yè)。大多數導游更以其廣博的知識、精湛的導游技巧、熱情的服務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享受,是當之無愧的“民間大使”?墒,曾幾何時,導游成了沒有“含金量”的服務生,成了不問服務 ,想方設法減少游覽景點、增加購物,“勾結”景點、商店、司機一起“宰”游客錢財的“騙子”。是誰,讓導游從陽春白雪變成下里巴人?導游隊伍能否重塑形象? 游客抱怨——— 啞巴導游我們不要
最近,市民張女士滿懷熱情到洛陽欒川旅游,本來通知六點半集合出發(fā),該旅行社旅游大巴直到七點方才姍姍來遲。一路上,隨團女導游背完10分鐘的導游詞后,游客們開始左一個右一個問起欒川的景點來,這一問不打緊,這位青春靚麗的女導游開始“卡殼”,不知所云。為了活躍氣氛,女導游還是盡力耐著性子給大家講笑話,鼓動游客唱歌,但由于她所掌握的知識量有限和修養(yǎng)不足等原因,讓不少游客直皺眉頭,女導游看游客臉色不對,索性也不再開口,成了“啞巴”導游。
像張女士這樣的經歷,許多市民都碰到過。采訪中很多市民提起導游都情緒激動。一位姓王的先生說:“我們隨團旅游就是想得到好的導游服務,增加對景點的了解,如果導游對景點一問三不知,動不動就‘卡殼’,我們要他干什么。與其如此,還不如我們自己旅游來得痛快呢。”
導游委屈——— 付出回報不成比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導游是一種既輕松又賺錢的職業(yè)。其實不然,導游是一種復雜的、高智能、高強度的服務工作。導游的工作時間與我們大部分人的“朝九晚五”不同,相當彈性化,有時可能休息好長一段時間,但在旅游旺季時也會一連帶上幾個團連軸轉,十天半月不休息。 早上五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二點鐘休息是導游們的家常便飯。一見面,河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導游喬麗雅就向記者訴苦,一旦上團,基本上24小時全都在工作。白天是一團游客的吃、行、用、玩,晚上是安排游客休息等瑣碎事情。“如遇到客人生病得幫忙找醫(yī)生,賓館房間不夠,自己要打地鋪,那種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勞頓是外人所難以體會的。”喬麗雅說著眼圈都紅了,“餓著肚子給客人搶位置、安排吃飯,自己躲在人后啃饅頭這些我現在都已經習慣了。” 可是,導游的辛苦與所得卻不成比例。目前,導游的工資在全國一般標準大約為200至800元/月。河南導游大多為300~500元,也有旅行社是不給導游基本工資。國家明文規(guī)定導游不能拿回扣,那么,他們的勞動報酬該從哪里獲? 據了解,很多導游的安定生活無法保障,他們沒有社會保險。廣大的導游都屬于“三無人員”:無基本工資、無基本福利、無明確勞動報酬,不少業(yè)內同行自嘲為“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
旅游局計劃——— 通過培訓提高素質
從1989年導游資格考試制度實行以來,至目前我省取得導游資格證的人員有13000人,中級導游500多人,高級導游30多人,導游素質高中低不成比例,高素質導游非常稀缺。
11月,2005年河南導游資格考試在鄭州舉行。今年全省參加導游資格考試的考生共有8984人,較去年增加42.24%,突破歷史最高水平。本科以上學歷的考生占19%,在校學生為50%,社會考生為30%。面試中,許多來自大中專院校的“學院派”考生精彩的演說讓人為河南旅游界的未來而振奮。
導游資格考試越來越受在校學生的青睞。河南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王玉寶介紹說,目前,我省從事導游的人員有5000多人,導游依然十分緊缺。為適應河南旅游產業(yè)跨越式發(fā)展,省旅游局確立先適當降低導游進入門檻,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導游資格考試難度的指導方針。 王玉寶說,河南省旅游從業(yè)人員培訓規(guī)劃正在討論中,估計年底出臺。導游隊伍建設將從資格考試、晉級考試培訓、年審培訓、領隊培訓等5個方面來整體推進導游素質的提高。
旅行社困境——— 養(yǎng)活不起足夠導游
目前鄭州市有旅行社300多家,一些旅行社下屬還有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營業(yè)部,這些營業(yè)部每年只要交2萬元就可以用該旅行社的牌子,這樣算下來,一家旅行社就演變成了好幾家旅行社。據業(yè)內人士介紹,鄭州市某家旅行社下屬有30多個營業(yè)部,三四個人擺個桌子就可以組成一家旅行社。 旅行社數量遠高于鄭州旅游市場需求,需求飽和帶來的惡意競爭、惡性循環(huán)使旅游市場的利潤越來越少。絕大多數的旅行社和旅游公司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不愿花錢也沒有多余資金來養(yǎng)導游、培訓導游。河南省假日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鶴認為,目前鄭州市的旅行社數量多,一些變質的旅行社不遵循旅游市場游戲規(guī)則,惡意競爭導致旅行社養(yǎng)不起足夠的導游,更談不上去培養(yǎng)了。
洛陽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王兆光經理是導游出身。這位干了20多年旅行社的“老導游”對如今的導游不甚滿意。近兩年我省旅游發(fā)展勢頭迅猛,洛陽市現在的旅行社有100家,普遍存在只生孩子不培養(yǎng)的問題。“一方面,導游流動性太大,不少導游屬于飛鴿牌,這個月在這個旅行社,下個月也可能就換了另一家旅行社。另一方面,有些旅行社老總自己素質都不高,更不用說去培養(yǎng)導游了。”
專家獻言——— 鄭州應建導游協會
“山河美不美,離不開導游一張嘴。”導游人員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主體,是整個旅游服務的軸心。導游服務作為旅游產品的一部分向旅游者出售,是旅游服務產品質量高低最敏感的部分。隨著旅游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導游素質高中低不成比例,導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成為旅游事業(yè)深入發(fā)展的瓶頸。河南旅游界一些人士呼吁:鄭州能否成立自己的導游公司,讓導游真正擁有自己的家。
現在許多國家都成立了導游協會一類的組織,有些國家的導游協會已經跨國聯合,成立了國際性的導游協會。我國許多城市也已經成立了導游協會。為導游統(tǒng)一管理檔案、代交勞動保險、進行日常教育和監(jiān)督,并與旅行社等部門代簽導游合同、保證導游合法權益等等。 據了解,四川成都目前已經成立了6家旅游導游公司,專門從事導游培訓服務工作,每個導游每年交納600元,除了一年3次的培訓外,還負責導游檔案、三金、導游資格證報名、晉級、年審等相關服務。河南省海外旅游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池雄輝用“量大質差”形容我省導游現狀。他建議道,河南不妨通過成立導游協會規(guī)范管理導游,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導游競爭機制,通過“上團機會”有力促進導游提高服務質量。并可通過它來反映導游的呼聲,溝通導游同有關企業(yè)和部門的聯系,維護導游人員的合法權益。 王兆光認為,導游素質要提高,旅行社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尤其重要。旅行社不能只抓利潤,忽視了對導游的職業(yè)道德和素質培養(yǎng),要發(fā)展學習型旅行社、學習型導游。冬季練兵,導游淡季要加強學習,防止不看報紙、不學習,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