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玩的游戲,它是漢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開封的旱船,大多用竹、木、秫秸扎制而成,外邊用彩布蒙住,船內(nèi)裝一雙假腳。玩時將船套系在化了裝的表演者腰間,表演者兩手提著船的兩邊,走著碎步,晃晃悠悠,尤如坐在船上,另一人或兩人,扮作船公,手拿劃漿,在船后或船兩邊,邊走邊劃,如同行船于水上。玩旱船,一般由幾只旱船編為一隊,配上鑼鼓和小曲,跑舞起來熱鬧有趣。50年代前,扮演者多是男子,在船里坐的小媳婦、大姑娘也由男子扮演。后來,女子也加入了劃旱船的行列。每逢節(jié)慶日子,往往是旱船、高蹺、大頭人,鑼鼓等混編成隊,同時演出。
劃旱船
旱船也稱采蓮船,有單人舞也有雙人舞,往往是邊歌邊舞,十分雅趣。開封的玩旱船,遍及城鄉(xiāng),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習(xí)慣,特別是郊區(qū)的梅莊、劉寺、蘆花崗等村的旱船表演,可說技高一籌,深受歡迎。
近幾年來,跑旱船在原有基礎(chǔ)上又有發(fā)展。一些農(nóng)村里,將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車裝飾成“旱船”,也有的將自行車裝飾成“旱船”,由人駕車,結(jié)隊前進(jìn),在前進(jìn)中跑出、表演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圖案,形成各種各樣的套路,也十分吸引觀眾。
跑“旱船”時,一股使用的伴奏樂器是鑼、鼓、鈸等打擊樂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兩支噴吶伴奏、氣氛熱烈,情緒活躍,具有濃郁的地方風(fēng)情和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