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單(丹)爺又稱玄壇爺,是臺東地區(qū)漢人的民間信仰中相當(dāng)獨特的一支,每年上元節(jié)時(正月十五),寒爺出巡,一連兩天,伴隨著各路神明繞境,更成為地方盛事。
關(guān)于寒單爺?shù)挠蓙硪恢北娬f紛紜,民間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寒單爺本是商代武將趙公明,周伐商時在陣前殉職,死后在天界專司財庫,與生前四位部屬合稱“五路財神”,因此迎寒單爺其實就是迎財神;由于寒單爺怕冷,因此人們便以鞭炮為之取暖。相傳臺東的寒單爺為一戶養(yǎng)鴨人家從西部隨身帶來,一年遭逢大水,附近人家皆遭洪水沖毀,唯獨這戶人家平安無事,自此寒單爺聲名日漸傳開;養(yǎng)鴨人家后來將寒單爺留下,并囑咐鄉(xiāng)民每年上元節(jié)時,要讓寒單爺出巡,以消災(zāi)解厄,并帶來財富,炮轟寒單爺?shù)牧?xí)俗就此流傳下來。
另一說法則是寒單爺本臺東當(dāng)?shù)氐牧髅,在地方上欺壓良善,無惡不作。某年元宵,鄉(xiāng)民計誘寒單爺飲酒,將其灌醉后,再以鞭炮予以活活炸死;至今每逢寒單爺出巡,商家無不添足火藥,大肆轟炸一番,以泄怨氣。
迎寒單爺?shù)膬x式十分特別,真人所扮演的“肉身寒單”,面畫大花臉,頭系紅帽巾,手執(zhí)榕葉護體,上身赤裸地立于神轎上,在臺東市的大街小巷中逡巡;所到之處,店家、信眾無不熱烈地投以鞭炮。炮竹聲震耳欲聾,寒單爺卻仍面不改色,神氣活現(xiàn)。
除了寒單爺,眾家神明在這天也會上街巡境,由臺東各廟宇聯(lián)合組成的大型隊伍,熱熱鬧鬧地綿延了3、5公里,從市郊一路巡至市街鬧區(qū),一路上風(fēng)光體面、喜氣洋洋。值得一提的是,陣頭中的神明除媽祖、荷葉仙師外,還會出現(xiàn)原住民的神明,實為后山“原漢交流”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