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北宋文化:《東京夢華錄》 回望都城華胥夢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6/16 16:16:0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東京夢華錄》所產(chǎn)生的時代乃是中國城市經(jīng)濟和市民社會蓬勃發(fā)展的時代,《東京夢華錄》是以完全意義上的記述這種都市日常生活的作品面目出現(xiàn)的。它一絲不茍而又全面地描繪了不同于過往的如通宵達旦的早市、夜市及較為新潮的市民階層。這是任何一本在《東京夢華錄》之前或以后反映城市生活的筆記小說都不能及的最主要原因。”尹永文認為,“正是由于《東京夢華錄》所依據(jù)的這一無可替代的地位,它也就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文學性質(zhì)位置,它才脫離了那種就固定的城市格局而平鋪直敘的筆記傳統(tǒng)……《東京夢華錄》拋棄了正史官樣文章的途徑,在宋代文學叢林里開辟出了一條以上下通曉的語言記述市民日常生活、回憶都市繁華的筆記小說創(chuàng)作道路。”
《東京夢華錄》所營造出的“節(jié)物風流,人情和美”的思想氛圍,成為“夢華體”文學中永不衰竭的主題。從《東京夢華錄》中,我們能感受到其對故都的無限懷念和深沉的悵恨之感,但更多的是歌舞升平時代的美好。《東京夢華錄》對開封城城郭、河流、大內(nèi)、諸司、市井游觀、歲時物貨、街巷店肆、民風俗尚等方面翔實的記載和詳盡的論述,不但使北宋都城的繁盛景象在許多人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難忘的回憶,而且為后人探索那個時代各個階層居民的生活面貌留下了大量寶貴資料。
這一點,已經(jīng)遠遠超出它本身的價值。伊永文認為,“孟元老就是在這樣縹緲虛無的文學描寫氛圍中展開追憶東京之旅羽翼的,這也是其著曰‘夢華錄’的原因,它表明了孟元老受先秦以來‘夢’的文學的影響,類如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給人夢幻優(yōu)美無窮之遐想……”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書的功用,不僅僅在于鞭撻假惡丑,更在于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東京夢華錄》所描寫的東京,早已蕩然無存。《北京夢華錄》所描寫的北京,又有多少痕跡留得下來?瞬息京華,求諸他日,惟有夢寐,惟有文章。”這是旅美華人作家、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文章里的句子。
因此,我們的開封城是有福的,一幅《清明上河圖》、一本《東京夢華錄》,為我們留下了它的盛世繁華景象。這兩件稀世之寶珍藏到今天,對于這座城市的居民,我們是有福的,也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
(作者:任崇喜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